五常市:特色产业当抓手,培育乡村新动能
“五常大米”声名远扬,五常的百香果、蓝靛果、豇豆角、四叶参等特色产业也做得风生水起,通过发展特色产业,稻乡五常的乡村振兴建设在不断提速。
百香果落地冰城,35栋大棚撑起致富梦
盛夏,走进位于兴盛乡兴盛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,30多栋连体大棚很壮观,里面种植的百香果,部分果实已有鸡蛋大小?!鞍傧愎谠勖呛诹镜刂种不购芟∑?,到10月就能采收了?!被毓ぷ魅嗽苯樯?。
记者与身在云南的兴盛村百香果基地负责人汪泽明取得联系,汪泽明是土生土长的五常人,2008年去云南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,并在当地创业。如今,汪泽明掌控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到1600亩,市场遍布全国多个省份,哈尔滨市场销售的百香果,很多都来自他在云南的种植基地。谈及为什么在五常市种植百香果,他说,五常以大米闻名,每年水稻插秧后,当地的乡亲们通常在育秧大棚内种植大豆等作物,虽然实现了二次利用,但效益并不高,而种植百香果却能实现增收的目的。
去年水稻插秧过后,他把云南培育的百香果苗运到家乡尝试种植,秋天采收时,每棵秧苗上都结了数十个百香果……今年春天,他在家乡建起了35栋连体大棚,全部种植了百香果,预计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。汪泽明介绍,哈尔滨的气候更适宜生产高品质百香果,百香果在五常种植成功后,将会带动更多乡亲参与种植,增收致富又找到了一条新出路。
蓝靛果、朝天椒拓宽增收路
志广乡的蓝靛果已在五常当地打开了销路。志广乡拥政村的“七彩落叶采摘园”占地20亩,刚结束采摘季?!敖衲曷舻貌淮?,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,来采摘的人挺多?!辈烧案涸鹑俗拗局医樯?,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,2019年秋,他栽植了20亩地的蓝靛果。经过精心培育,去年起开始结果。蓝靛果皮薄、不便于运输,他通过发朋友圈等方式,吸引五常当地市民来采摘,市场正在逐渐扩大。
栽植蓝靛果不仅提高了个人收益,邹志忠也为本村乡亲拓宽了增收渠道。邹志忠介绍,从2019年栽植蓝靛果至今,他已为乡亲们支付了约30万元的劳务费,这些乡亲多是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妇女,大家不出村就能在采摘园赚钱。他还在谋划蓝靛果深加工事宜,这样,能为更多乡亲提供就业机会。
眼下,志广乡五星村的朝天椒也开始结果了,村党支部书记于元坤介绍,村里有100余栋育秧大棚,今年通过与外省的企业合作,在育秧大棚里种植了朝天椒,企业负责提供秧苗、回收,并出了保底价,让乡亲们心里更托底。现在朝天椒长势很好,丰收在望。
豇豆角、四叶参已成“一村一品”
这段时间,八家子乡靠山村的乡亲们种植的豇豆、架豆、油豆等多个豆角品种进入采收季,全村豆角种植面积超过500亩。经乡村“经纪人”运作,部分豆角运往哈市主城区果蔬批发市场,部分运往沈阳、大连等地销售??可酱宓持Р渴榧鞘┙樯?,靠山村的豇豆角、油豆角在市场上一直比较畅销,每亩地能收入五六千元,在家留守的老人也能靠种植豆角赚些零用钱。
杜家镇复兴村的四叶参种植也是当地一大特色,在带头人侯伟的带动下,四叶参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00多亩,带动120多农户参与种植。从2021年起,侯伟建起了四叶参初加工厂,将四叶参去皮后销售,价格提升了,还为1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。今年,侯伟还准备将四叶参加工成酱菜,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
五常市以特色产业为抓手,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,激发新活力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已收到显著效果。
张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文/摄/视频拍摄制作